找到相关内容15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旃檀瑞像来仪记

    尚书石时,公迎往圣安寺,一十九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乙亥,遣大臣孛罗等,备法驾音伎奉迎入万寿山仁智殿,居十五年丁丑,建大圣万安寺,二十六年己丑,自仁智殿奉迎于寺之后殿,百四十余年,自尔迎于庆寿寺。至嘉靖...大圣之在焉,时因偕诸梵众至寺礼敬,其住持僧等,谓言无识,昧于圣踪之源,往来瞻敬者,或问而不知对因启之故,按记录通载中,历代瑞像行在年记,并元世祖命翰林承旨程巨夫,撰瑞像殿记,及泰定间,昭文馆大学士脱因...

    绍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279191.html
  • 净业专杂二修说

        问曰:何故不令作观,直遣专称名号者,有何意耶?   答:众生障重,境细心粗,识扬神飞,观难成就。是以大圣悲怜,直劝专称名字,正由称名易故,相续即生。若能念念相续、毕命为期者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何以故?无外杂缘,得正念故;与佛本愿相应故;不违教故;顺佛语故。若舍专念修杂业者,百中希得一二,千中希得三四。何以故?乃由杂缘乱动,失正念故;与佛本愿不相应故;与教相违故;不...

    善导和尚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54600129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真如与妄想是同时具足,或有先后,请慈悲开示!

    泥沙如何煮成白饭呢?泥沙本质无白米的存在,再如何煮沙,沙亦不得成白饭;如妄想中无真如,妄想如何用功加行,始终不得菩提,见不到真如哩!妄想先有,真如后而居上,这是邪见之谬论。大圣佛陀无上的大智慧,能正见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46101224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现今文刊发达,弘传佛法之僧俗颇多,佛法以出家僧众为佛教之重心,若一旦颠倒僧俗,传统的佛教能继续维持下去吗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大圣佛陀一再强调,在婆婆世界(梵语Saha—lokadhatu),三宝为黑暗中之明灯,是出世之宝筏,三宝(梵语tri—ratna)是我们所依归之大善知识,失去三宝,如同黑夜不得其路可归程,无三宝导航,又如迷失之舟,无从靠岸,漂茫大海中。   律藏云:比丘(梵语bhiksu)是七众之纲领,世上若无比丘僧,比丘尼(梵语bhiksuni)是领导纲领,世上无比丘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45171248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学佛越久,离佛越远”,是真的吗?

    慈悲不加被,甘脆不拜不学佛了,这因正见不足,所引发的退堕!如此一来,就难免学佛越久,离佛越远了。   若能正见(梵语samyag—drsti)大圣佛陀如实教义,因教义入门,正见增上,绝无退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46541253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为何分为八个宗派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佛教(梵语buddha—sasana),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,在佛陀时代,并无所谓八宗十宗,甚至数宗数派,大圣佛陀观机逗教,什么根机说什么法,自在为众生广说诸法,佛陀住世八十年,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总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之大藏经,可谓浩瀚如海,无量无边诸有情,广受大法的滋润,证成菩提者,不胜枚举。   佛教之所以会形成八宗十宗,其原因在于众生根机问题,毕竟发心学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8191259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八苦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苦(梵语duhkha),这是六道众生未得出离生死(梵语samsara),广造诸业所感召之苦难,大圣佛陀把它分门别类为八苦:   一、生苦:在胎如处监牢,出胎如钻穴隙,苦痛无量,是为生苦。   二、老苦:六根渐衰,日益不振,眼昏耳聋,身体支架不易,气虚柔弱,是为老苦。   三、病苦:四大不调,面黄肌瘦,诸病临身,病痛极盛。   四、死苦:疾痛丧生,四大欲分裂,身体之病与无量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15281259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五时说法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何谓五时说法?就是将佛陀成道后,广宣正法,度之有情,一直到入灭为止,这段四十九年的弘法,分为五个时段,让学佛者能提纲契领,依时间先后分出应机应理五个时段,现在叙述如下:   大圣佛陀成道后,于最初三七日,广宣华严经,度大菩萨,是华严时。继而于鹿野苑等处,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,度声闻(梵语srava—ka)缘觉乘(梵语pratyeka buddha—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0531260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六和敬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僧是和合的意义,而和合复具有二义,即理和与事和,理和是证择灭,就是僧众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之道理,事和共有六项,即所谓六和敬。一、身和同住:就是身体和平共处。二、口和无诤:就是言语不起争论。三、意相同悦:就是心意共同欣悦。四、戒和同修:就是戒律共同遵守。五、见和同解:就是见解完全一致。六、利和同均:就是利益一体均沾。   这是大圣佛陀时代的僧众制度,在于保障整体僧团的和乐无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01260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。”一大事指何等事?

    起贪嗔痴,发动身口意业,内心无明带惑,广造诸业,因业所系缚,受尽无量苦之煎熬,因此动弹不得,如蚕作茧,自困其身。大圣佛陀悲愍六道四生,也包含九法界之有情,因此倒驾慈航做入世度生之庄严圣业。  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61312907.html